一、具有楷书用笔习惯
楷书的用笔特点:一是注意线条的起笔和收笔,起笔和收笔的动作做得精致、丰富而到位。二是运笔形成线条中段的动作以提按为主,很少有绞转笔法。三是横折的地方几乎都是转折,有明显的折笔动作。
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期,是隶书向楷书、章草、今草发展演变时期,王羲之擅楷书,楷书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。如《乐毅论》、《黄庭经》、《东方朔画像赞》等。
《黄庭经》▲王羲之小楷作品,一百行。原本为黄素绢本,在宋代曾摹刻上石,有拓本流传。此帖其法极严,其气亦逸,有秀美开朗之意态。
楷书和篆隶书相比,线条的中段没有篆隶书沉实、厚重,但起笔和收笔要比篆书、隶书精致、丰富、谨严。在横折的处理上,楷书以转折为主,相比较于篆书和隶书绞转笔法的使转,虽少了厚重和沉实,但多了几分爽利。
他之所以能把行草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,就在于他擅篆隶、精楷书,致力于发展的又是行草书,真草隶篆行所有书体的笔法他都精熟。
大量借鉴楷书的用笔习惯,注意起笔、收笔笔法的丰富、精致和做到位,增加了横折时的转折在王羲之的《奉橘帖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。
《奉橘帖》▲王羲之行书。其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响拓勾摹本。
二、具有篆隶用笔习惯
篆书和隶书共有的用笔特点是起笔和收笔都讲究藏头护尾,尤其注意线条中段的充实、厚重。在书论中,我们经常讲的古法、古质,"法"在哪里,"质"在哪里,可能就深藏在线条的中段里。
包世臣在《艺舟双楫》中有一段关于笔法和线条质感的精彩论述,他说:
在这段论述中,包世臣通过碑和帖的对比至少给我们五个方面的信息:一是古人用笔比我们高明的地方是线条的中段,而不是起笔和收笔。他这里的古人,应该是指至少唐以前,或是魏晋、六朝时期。二是线条的起笔和收笔由于有明显的动作,比较容易研究清楚。但是线条中段如何做到"中实"、"丰而不怯、实而不空",就有些困难和不可捉摸了。三是使线条中段充实、厚重的办法是"骨势洞达"。这一点比较难以捉摸,他也确实阐释得比较含糊。四是他把碑和帖进行了对比。碑帖最本质的区别是:碑的中段中实,帖的中段空怯。五是包世臣认为,由于笔法上的原因,线条中段的充实之美从武德以后就没有了。
其之所以能做到线条中段充实和厚重,主要有两个措施:一个是使用绞转笔法;一个是用笔速度比其它书体缓慢。这些都是篆书、隶书的用笔特点。
三、具有篆隶遗韵特点
这是王羲之笔法最为重要的特征。
篆隶遗韵是篆书和隶书书体所呈现出的高古、朴拙、厚重、苍茫、大气的精神美。
王羲之的笔法之所以具有这样的"篆籀意"或者说篆隶遗韵,原因之一是这种用笔是当时相对普遍的一种用笔习惯。由于王羲之当时所处的魏晋时代是隶书向楷书、章草、今草过渡时期,从居延汉简到陆机的《平复帖》,到王羲之的《初月帖》、《姨母帖》。
原因之二是王羲之的老师和其本人都擅长隶书或章草。关于王羲之的学书经历和书法师承,以"少学卫夫人"之说最为著名。
无论是卫夫人还是王廙,特别是后期王羲之所师法的钟繇和张芝都分别是当时隶书、楷书和章草的顶级大家,还有王羲之自己提到的师法众碑,说明王羲之深受其之前代隶书、章草和诸碑的影响。
四、用笔速度迟涩
用笔的速度是影响线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。速度几乎不影响线条的形,但却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线条的质感、节奏和内蕴。
王羲之本人深得迟涩之真髓。
他讲:"凡书贵乎沉静……仍下笔不用急,故须迟,何也?笔是将军,故须迟重。" 后文又强调"每书欲十迟五急,十曲五直……"
在当代书坛很多学习二王书风的人,用笔速度感觉都很快,收不住笔,也留不住笔,线条像溜冰一样让人眼花缭乱,苍白无味。
正如王羲之所说的一样,创作一件作品要十迟五急,急的是思考、心思,稳健、迟涩的是用笔。
五、转折处以绞转笔法为主
王羲之在横折的处理上有自己独到的一面,特别是与后世书家比起来,王羲之的横折处理基本以绞转使转为主、转折为辅。而后世书家除了唐代的颜真卿还有时使用绞转使转以外,其他书家在横折的处理上几乎都是采取转折的笔法,使转笔法少之又少。
这一特征也是区分王羲之与后世书家笔法的重要标志。前文论述过,采用平动使转和绞转使转笔法的横折角度一般都大于90度,采用转折笔法的横折角度一般都小于等于90度。
综观王羲之的作品,在横折的处理上王羲之使用绞转使转笔法比转折笔法多,这也符合王羲之书法艺术整体审美风格的中和、中庸之道。
六、用笔精致细腻、丰富多变
在前文的论述中,如王羲之《初月帖》与陆机《平复帖》的笔法比较分析中,还有很多地方都提及,包括上边分析的王羲之笔法五个方面的特征,都是这一观点的论据,也都说明王羲之在用笔上的精致细腻和丰富多变。
主编说:我们又一次复习了逸少的写字习惯,总的说来他的书法是承前启后的典范,有若有若无的篆隶基础,还有创新的生动活泼行草,有继承了先人的风骨,也加了自己的"时尚元素"!看来习惯决定命运是真理耶!